中国卒中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CSATISC)于7月9日-7月11日采用线下+线上的会议形式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众多脑血管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大家齐聚一堂共襄学术盛宴。7月9日上午脑小血管病论坛热烈开场,各位专家分别分享了脑小血管病的最新进展,现为大家精选本次论坛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房颤伴发脑微出血的抗凝策略
医院付建辉
在中国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总计约有万房颤患者。由于部分房颤患者症状并不明显或未确诊,因此实际房颤患病率可能更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房颤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中国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房颤发病率
国内外各大指南均建议房颤的患者应使用抗凝药物进行卒中二级预防,但脑小血管病增加了房颤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脑微出血(CMB)不仅会带来脑出血风险,也会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尽管如此,但从净临床效益角度考虑,抗凝治疗在部分房颤合并CMB患者中仍有必要。因此需要明确高危出血人群和可能从抗凝治疗中获益的人群。
不同类型、不同部位及不同数目CMB的抗凝治疗出血风险不同。
有脑出血病史、播散性皮质表面铁沉积征(cSS)的淀粉样脑血管病(CAA)患者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较大。Meta分析显示伴有cSS患者出血风险增加2.14倍,其中局灶性cSS增加2.11倍,弥漫性cSS增加4.28倍。
房颤伴发CMB抗凝治疗出血风险与部位有关:皮层混合型深部。
抗凝出血风险与CMB数目有关,≥5个CMB的患者抗凝治疗出血风险较大。研究显示CMB≥5个,抗凝治疗脑出血的风险是没有CMB的10倍以上。
研究显示,房颤伴发CMB患者,新型口服抗凝药较华法林更安全,对不适合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可选择左心耳封堵。
上肢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与脑小血管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医院胡文立教授
脑小血管病指脑小穿支动脉和小动脉(直径40~μm)、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各种病变所导致的临床、认知、影像学及病理表现的综合征。脑小血管病导致运动障碍主要临床特点包括腔梗、腔隙、脑白质高信号(WMH)、脑微出血(CMB)、脑萎缩、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等。
经多项研究探索,脑小血管病导致运动障碍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脑皮层萎缩,深部核团结构、连接性破坏,脑白质完整性破坏和EPVS对神经束的机械压力作用有关,最终导致皮层和皮层下结构的运动功能受损,致使运动功能下降。
运动控制是由运动系统和感知系统的共同作用来实现特定的目标或意图。因此,运动的完成除了有运动系统、感知系统参与之外,还有认知系统的参与。既往研究也证实,除了运动功能区外,认知区和感觉区受损也与运动功能下降有关。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医院李新
脑小血管病与认知功能障碍下降密切相关,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尿酸、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等代谢产物以及炎症因子均与脑小血管病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发展相关。控制危险因素对于脑小血管病认知障碍预防可能有益。
研究发现,脑小血管病患者脑结构网络发生了改变,其特点为连接数量减少以及连接强度降低,且脑网络的破坏程度与脑白质病变体积、空洞数量和微出血数量正相关。
另一项研究发现,脑小血管病变程度明显相似但临床症状差异较大的患者还与脑认知储备相关,高认知储备可以减弱脑小血管病对认知的负面影响,认知储备高则执行功能、记忆功能、信息处理速度均下降较慢。
研究显示,脑小血管病患者存在工作记忆行为学障碍,表现为工作记忆反应时间延长和正确率降低。脑小血管病患者脑功能网络表现为功能连接数量减少以及强度降低,theta频段功能连接的降低可能是脑小血管病患者工作记忆损害的潜在机制。
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技术的不断进展,结合临床表现和神经心理学检查,综合系统地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认知障碍进行评估,有助于脑小血管病的系统诊治以及制定精准的防治策略。
原标题:《脑小血管病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