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脑病科主任刘志华教授
人体内有太多的神奇之处,其中血液循环系统就是现实世界任何复杂的管路都无法比拟的。在中学学习《生理卫生》这门课时,我就对老师讲的体循环(大循环)和肺循环(小循环)很感兴趣。后来进入医学院,再后来从事脑血管病和神经介入工作,对血液循环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当一个部位缺血时,它就会想方设法从其他地方“借血”,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借血”?医学家却不这样评判,他们认为应该是“窃血”,是一种赤裸裸的“偷盗”行为,并形象地把这种病理现象称之为“盗血”,把相关的疾病定义为“盗血综合征”。
这样的用词是否恰当呢?看看鲁迅笔下孔乙己的诡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要是按照这位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文人的说法,“窃血也不能算偷,更不能算盗,都是自己的血,左手到右手,能算偷么?”
但不管如何,当你第一次接触“盗血综合征”这个奇怪的病名时,还是有相当大的神秘感和诱惑力,总想搞明白这里面的来龙去脉?
前几年,我曾就这个疾病专门写过一篇文章《人体警察,谁来管管“脑内盗血”》,今天我就带大家再复习一遍“盗血综合征”这个疾病吧。
医学上狭义的“盗血综合征”一般指的就是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人体的组织器官都是需要血供的,双侧锁骨下动脉分别为双上肢提供血供,双侧锁骨下动脉也同时发出左右椎动脉形成椎基底动脉系统,称之为“后循环”,为脑干、小脑、枕叶等供血。后循环缺血主要表现为眩晕、行走不稳、双眼黑朦、跌倒发作等症状,严重时出现肢体瘫痪,意识障碍。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形成的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上肢血供减少,就会从所在的椎动脉,逆向回吸脑部的血液供上肢所用,就形成了所谓的盗血现象。病人就会出现刚才描述的一系列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医生会发现一侧血压明显下降、脉搏摸不到,超声检查显示一侧椎动脉血流是反向的,CT或磁共振血管成像明确显示出狭窄病变。全脑血管造影术更生动直观,它能像电影一样,动态地将盗血过程全程展示给大家(见下病例图)。
目前,介入医学为这类疾病提供了很好的微创治疗方法,在血管狭窄或闭塞处施行支架成形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安全高效。
把我们刚做的一个病例展示给大家吧:女性,57岁,有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主因“头晕、左侧肢体乏力半年”到医院就诊,最后诊断为“左侧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通过介入治疗,完美解决了闭塞病变。左侧椎动脉的逆向血流瞬间就变成了正向血流,不再贪婪盗取脑部血液,又开始无私地向脑部“献血”了。
这就是标题所说的:从“盗血”到“献血”,彻底消除了疾病的危害,是不是浪子回头金不换?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句:介入手术做得再完美,也不是治疗的终结,还要按时服用抗血小板、降脂等药物,控制好原发病,管住嘴,迈开腿,远离不良生活方式,身体健健康康才是真正的金不换啊!
专家名片
刘志华,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脑病科主任。
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介入诊疗技术质控中心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中西医结合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常委、河南省医学会介入治疗学会常委、河南省神经内科学会委员、河南省卒中学会理事、河南医师协会急诊分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经方临床研究分会委员。
河南省第六届优秀医师奖获得者、中原健康好卫士、郑州市医德标兵、郑州市金水区政协委员。卫生部推广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先进个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河南培训基地专家。
专业特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脑血管病(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其并发症、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综合治疗、神经介入诊疗(急性脑梗塞介入动脉溶栓及取栓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畸形栓塞术)、高血压病、头晕、头痛、失眠、郁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内科急危重症及疑难症的诊疗。
坐诊时间和地点:周二全天、周四上午,医院内科门诊8诊室。
从“盗”到“献”,浪子回头金不换!专家这样解决“盗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