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动脉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什么颈动脉最容易堵
TUhjnbcbe - 2020/11/10 3:04:00
白癜风健康园地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7232764.html
为什么颈动脉最容易堵?概述

颈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面、颈部的大血管,是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颈部血管斑块的出现明显增加心肌梗死、卒中以及周围血管疾病如下肢血管硬化症的危险。研究表明,颈血管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毫米,心肌梗死危险增加10-15%,卒中危险增加13-18%。尤其是超声显示低回声的软斑块即不稳定斑块,更容易脱落导致脑卒中。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4级:①轻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0%;②中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30%~69%;③重度狭窄,动脉内径缩小70%~99%;④完全闭塞

颈动脉狭窄的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狭窄的最常见病因;其他多个病因可导致颈动脉狭窄,但自然病史和临床过程迥异,这些病因包括:纤维肌发育不良、颈动脉夹层、动脉炎、放疗后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

1、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全身动脉的系统性、退行性疾病。其特征是不断增大的斑块最终导致管腔狭窄、前向血流减少,动脉粥样硬化亦可波及颈动脉,增加了相关患者的卒中风险。

2、纤维肌发育不良

纤维肌营养不良(FMD)是一种非动脉粥样硬化性退行性病变,可以累及中等直径动脉,比如:肾动脉、颈动脉,一般病变的长度较长,它的表现主要是分为无症状的,还有是短暂的脑缺血发作或者卒中。在女性患者中更为常见,颈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典型表现是多发的向心性的狭窄成“串珠征”。

3、颈动脉夹层

颈内动脉夹层是由于钝性损伤或颈部突然伸展所致,少数情况可以自发出现,夹层引起的内膜撕裂可以导致管腔变窄或者继发血栓形成。

4、血管炎

虽然少见但也可以累及颈动脉或者颅内动脉。

5、放疗后颈动脉狭窄

放疗可以导致动脉的损伤,放疗后数年颈动脉可能发展成为狭窄甚至闭塞。

6、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再狭窄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2年发生的再狭窄大多与内膜增生有关,发生率大约为5%,动脉粥样硬化复发也可以导致再狭窄,一般在内膜剥脱术后数年出现。

常见症状

1、脑部缺血症状;可有耳鸣、视物模糊,头昏、头疼、记忆力减退、嗜睡或失眠、多梦等。也可有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如眩晕、黑膜,重者可有发作性昏顾甚至偏瘫、失语、昏迷,少数患者有视力下降,偏盲、复视,甚至突发性失明。颈动脉狭窄以后可引起眼部的缺血表现,如角膜白斑、白内障、虹膜萎缩、视网膜萎缩或色素沉着、视盘萎缩、静脉出血等。患者失明多因白内障引起。当锁骨下动脉第1段闭塞时.可因锁骨下动脉窃血导致或加重脑部缺血症状。

2、斑块或血栓脱落可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和脑梗死。常见于动脉硬化闭塞症性颈动脉狭窄。

3、多发性大动脉炎活动期可有全身不适、发热、易疲劳、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多汗、月经不调等症状。有时可有不典型表现,如无原因发热或心包积液等。皮肤表现有感染性皮肤结节、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有些患者可有结核、风湿热。轻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严重时出现局部症状。

颈动脉狭窄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多普勒-超声检查多普勒-超声检查是将多普勒血流测定和B超的实时成像有机地结合起来,为目前首选的无创性颈动脉检查手段,具有简便、安全和费用低廉的特点。它不仅可显示颈动脉的解剖图像,进行斑块形态学检查,如区分斑块内出血和斑块溃疡,而且还可显示动脉血流量、流速、血流方向及动脉内血栓。诊断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在95%以上,多普勒-超声检查已被广泛地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病变的筛选和随访中。超声检查的不足之处包括:①不能检查颅内颈内动脉的病变;②检查结果易受操作人员技术水平的影响。

2、磁共振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resonanceangiography,MRA)是一种无创性的血管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显示颈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形态和结构,并且能够重建颅内动脉影像。颈部血管有着直线型的轮廓,是特别适合于MRA检查的部位。MRA可以准确地显示血栓斑块,有无夹层动脉瘤及颅内动脉的情况,对诊断和确定方案极有帮助。MRA突出缺点是缓慢的血流或复杂的血流常会造成信号缺失,夸大狭窄度。在显示硬化斑块方面亦有一定局限性。对体内有金属潴留物(如金属支架、起搏器或金属假体等)的患者属MRA禁忌。

3、CT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CTA)是在螺旋C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损伤性血管造影技术。方法是经血管注射对比剂,当循环血中或靶血管内对比剂浓度达到最高峰期间进行容积扫描,然后再行处理,获得数字化的立体影像。颅外段颈动脉适宜CTA检查,主要原因是颈部动脉走向垂直于CT断面,从而避免螺旋CT扫描时对于水平走向的血管分辨力相对不足的缺点。CTA的优点能直接显示钙化斑块CTA技术已在诊断颈动脉狭窄得到较多应用,但该技术尚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积累经验加以完善。

4.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目前虽然非创伤性影像学手段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颈部动脉病变的诊断,但每种方法都有肯定的优缺点。高分辨率的MRA、CTA、多普勒-超声成像对初诊、随访等具有重要的价值。虽然血管造影不再是普查、初诊和随访的方法,但在精确评价病变和确定治疗方案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仍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颈动脉狭窄的DSA检查应包括主动脉弓造影、双侧颈总动脉选择性造影、颅内段颈动脉选择性造影、双侧的椎动脉选择性造影及基底动脉选择性造影。DSA可以详细地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以及侧支形成情况;帮助确定病变的性质如溃疡、钙化病变和血栓形成等;了解并存血管病变如动脉瘤、血管畸形等。动脉造影能为手术和介入治疗提供最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动脉造影为创伤性检查手段,且费用昂贵,文献报道有0.3%~7%并发症的发生率。主要的并发症有脑血管痉挛、斑块的脱落造成脑卒中、脑栓塞和造影剂过敏。肾功能损害、血管损伤及穿刺部位血肿、假性动脉瘤等。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

有三种:药物治疗、颈动脉开刀手术和颈动脉血管腔内治疗术(支架成型术)。

1、药物治疗。基本方法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如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或新的强效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但仅适用于狭窄程度不超过50%的无症状患者,对于超过75%狭窄的患者一般建议进一步治疗。

2、颈动脉开刀手术。基本方法是内膜切除,解除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恢复大脑血供,消除脑梗塞栓子来源。该手术比较成熟,开展有50多年了。因为该手术需要阻断手术侧颈动脉,以往该手术围手术期中风和死亡率为5.6%左右,现在该手术应用转流管在手术中维持颈动脉血供的同时切除内膜斑块,有效降低了围手术期中风和死亡率。该手术的缺点是需要全身麻醉,颈部切口及创伤大,恢复慢,优点是完全切除增生内膜和硬化斑块,再发生狭窄的机会较小,不需要终身服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

3、颈动脉腔内治疗术。即在狭窄的颈动脉里应用球囊扩张再安置支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起效快、恢复快、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等优点。通常在局部麻醉,在大腿根部穿刺,将一根直径在2毫米左右的导管放置入股动脉,将导管输送到颈动脉狭窄部位,选准位置后球囊扩张再安置支架来就完成了对颈动脉硬化狭窄部位的扩张成型,改善恢复大脑血流的供应。其缺点是支架释放过程中可能会诱发不稳定斑块的微小栓子脱落引起“中风”脑梗塞,以及血管痉挛、血管内膜破损以及术后再狭窄的可能。近年来开始使用带有脑保护滤网的支架系统,能够很好的预防抓捕有可能脱落的微小栓子,有效避免了“中风”脑梗塞的发生。

预防措施

根据国外研究报道,无症状的严重颈动脉狭窄(70%)者1年内脑卒中的危险达2%~5%,伴有溃疡斑块者每年卒中率达7.5%。伴有脑卒中发作的颈动脉狭窄者,1年内卒中复发率达59%,在欧美约35%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的。

1、因为本病最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外伤和放射性损伤等,所以积极治疗和预防原发病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2、发现有明显的颈动脉狭窄可以做颈动脉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或颈动脉支架成形植入术,以消除潜在的栓子来源,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颈动脉最容易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