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医生,笔者平时工作中发现身边的一些医生朋友在高血压管理中有些欠缺,特别是一些细节把握不到位。
首次测量血压只测量一侧上肢血压
首次测量血压要注意两上肢的血压都要测量,正常情况下两上肢的血压略有差别,基层医生为患者建立高血压管理档案时应记录两上肢中较高的血压值并告知患者以后要测较高侧。
但如果首次测血压发现两测血压相差超过20mmHg,则应警惕患者有大动脉炎、先天性动脉畸形、动脉粥样硬化,甚至主动脉夹层等病,应启动转诊程医院诊治。确诊或随诊高血压只测一次,未重复测量。
确诊高血压需非同日3次,每次测量三遍,第一遍的测量值不要,取后两遍中收缩压较低的为测量结果。
笔者发现有些基层医生用了三遍的平均值,有些基层医生取了三遍中较高的为测量结果,这些都是不对的。平时随诊高血压时应至少测两遍,以其中收缩压较低的那一遍为测量结果。用水银血压计计量测量结果有奇数值
高血压管理规范中规定若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记录应取偶数值,如:0、2、4、6、8,不能出现1、3、5、7、9等值。
笔者在检查公共卫生档案时经常发现有些医生用水银血压计测量血压随访记录却填写为/85mmHg,/75mmHg等值,这些记录不符合高血压管理规范。但若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则可以出现奇数值。频繁更换降压药
实际上多数降压药,其治疗效果并非立竿见影,降压效果的出现多数需数周,如常用的ACEI类药物一般3、4周才能出现较好的疗效,有些基层医生发现服药降压不明显时,几天就更换药物或加用降压药,正确的做法应是坚持治疗2~4周再评判疗效,若治疗2~4周仍不见效再调整诊疗方案。
当然启动治疗前及调整治疗方案前要审视影响高血压治疗的不良生活习惯是否去除了,如嗜烟、嗜酒、高盐饮食等,是否有影响降压药疗效的其他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消炎药等等,是否是继发性高血压,如慢性肾炎、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等,特别要注意临床上常见但没引起大家重视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基层医生几乎天天与“高血压”打交道,但管理高血压是一个精细活,不能粗枝大叶,细节问题要把握好,以上几个问题是高血压健康管理档案常见不足之处,至于高血压如何正确选药、联用药更要引起注意。
基层风采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