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背景
结缔组织病(CTD)是泛指结缔组织受累的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韦格纳肉芽肿、巨细胞动脉炎及干燥综合征等。易出现多系统受累,其中血液系统受累较常见,一般为血液系统一系或多系轻度降低,其中5%~10%的患者出现重度血小板减少。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以及缺乏任何原因为特征。ITP患者的出血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与血小板计数有关,血小板数在20~50×L之间轻度外伤即可引起出血,血小板数小于20×/L,有严重出血的危险,血小板数小于10×/L,可能出现颅内出血。
分析与讨论
患者老年男性,慢性病程,起病隐匿。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小板减低、皮肤出血倾向。辅助检查提示胆管酶升高,自身抗体提示ANA阳性、AMA-M2阳性,抗β2-GP1抗体阳性。诊断方面,一方面考虑PBC诊断明确,另一方面,患者多次抗β2-GP1抗体高滴度阳性,但血管筛查未见明确血栓证据,故无法诊断抗磷脂综合征,但鉴于其ANA阳性、明确PBC诊断,以及骨穿提示典型ITP表现,故似诊CTD、ITP可能。同时,因为患者为老年男性,需考虑这些不典型的表现为副肿瘤相关,也做了肿瘤方面筛査,但没有阳性发现。血小板减少曾经是抗磷脂综合症(APS)诊断标准之一,但年更新的APS诊断分类标准,仅列入了血栓事件、病理妊娠及抗磷脂抗体三方面标准,并未包括血小板减少。事实上,血小板减少是APS患者比较常见的诊断标准外的临床表现,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与APS患者广泛血栓形成、血小板消耗有关,另—方面则与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或巨核细胞成熟障碍有关,其中抗β2-GP1抗体阳性。诊断方面,一方面考虑PBC诊断明确,另一方面,患者多次抗β2-GP1抗体高滴抗体在APS患者血小板减低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本例患者虽然不能诊断APS,但抗β2-GP1抗体的持续阳性,提示其血小板减少有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可能。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中,rhTPO作为辅助治疗,疗效确切。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血小板减少领域,rhTPO的应用经验不多,较多的研究集中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继发ITP的患者。有研究表明,介导SLE血小板减少的抗体可能有抗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R)抗体与抗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抗体两种。因此,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如Eltrombopag、Romiplostim)在治疗SLE相关血小板减少中,有比较多的临床研究和报道,均有很好的疗效,但这两种药物目前国内均未上市。rhTPO同样直接作用于TPO受体,在国内目前也有应用于SLE-ITP患者的个案报道。本例患者经历了大剂量激素冲击、他克莫司、长春新碱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但疗效不佳,在应用rhTPO治疗后血小板可回升,但难以维持。最终我们选择应用二线治疗方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方案在ITP以及SLE-ITP的治疗中,均有比较多的临床报道,对复发、难治的病例,仍有多数患者可获得缓解。但是,利妥昔单抗起效平均需要1?3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合并严重的血小板减低的患者,出血风险较高。因此,我们选择了在利妥昔单抗治疗过程中,联合rhTPO短期应用,在等待利妥昔单抗起效的时间里,能够将血小板水平提升至安全范围。在ITP患者中,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rhTPO的治疗方案,也有相关的文献报道。关于这一例患者长期的情况,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随访。启示这个病例给我们的几点启示:①结缔组织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发病机制及骨髓表现类似于ITP,rhTPO可能是一个治疗选择;②CTD-ITP患者中,传统的激素+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治疗,均有由于免疫抑制状态并发严重感染的风险,而rhTPO治疗直接作用于TPO受体,不增加感染风险,这是它的一大优势;③传统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起效均需要时间,在这个过程中,rhTPO可起到辅助过渡作用。思考后续问题及思考:①目前rhTPO治疗CTD相关血小板减少仅有少数临床个案报道,明确的证据需要严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以及大样本的病例数据获得;②CTD相关血小板减少患者异质性较大,根据不同的发病机制,更加细化分类,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可能更有针对性及说服力。荟萃名家,聚焦临床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