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动脉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名医堂辨证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TUhjnbcbe - 2021/1/24 4:43:00

案例

诊见:李某,男,56岁。患者主诉左下肢发凉、疼痛、酸胀不适3年。患者平素喜暖怕冷,于3年前出现左下肢发凉、疼痛,行走后酸困疼痛感明显,渐加重,医院诊断为脉管炎,治疗效果不佳。医院左下肢彩超检查提示:左下肢胫前动脉、胫后动脉供血不足;左下肢股浅动脉、腘动脉闭塞。

现在症见左下肢肌肉萎缩,变细,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足前1/3,皮色发绀,脚趾甲增厚变形,伴有发凉,夜间静息痛,睡眠差,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理化检查提示左下肢末梢循环严重障碍、右下肢末梢循环基本正常。双下肢ABI(踝肱指数):左侧0.6,右侧1.2。此患者素体肾阳虚,寒邪客袭,血脉寒凝,气血瘀滞,兼嗜烟酒,伤及血络,“不通则痛”;阳气不能通达,温煦需养肢节而致病。

中医诊断:脱疽(血脉瘀阻型)。

西医诊断:动脉硬化闭塞症(Ⅲ期:静息痛期)。

治法:温经活血,化瘀通络。

处方:通脉活血汤加味。当归2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制附片9克,炮山甲12克,陈皮20克,甘草10克。共10剂,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服药1周后,夜间静息痛明显减少,睡眠恢复,但行走后患肢仍感疼痛。肢体发凉有所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涩,辨证同前,加用玄参凉血以防止附片辛热太过。

处方:当归2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制附片9克,玄参20克,炮山甲12克,陈皮20克,甘草10克。共20剂,水煎服,每天1剂。

三诊:患者诉静息痛基本消失,夜间睡眠安宁,已能步行米以上,无明显患肢疼痛,但仍感患肢发凉,较健侧仍有差异,以血气不旺,寒湿之邪久恋脉络之故。病本为阳虚,寒凉不宜久用。去玄参,加*芪、薏苡仁、石斛益气除湿、滋阴养血。

处方:*芪30克,当归2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制附片9克,炮山甲12克,薏苡仁30克,陈皮20克,石斛20克,甘草10克。共30剂,水煎服,每天1剂。

四诊:患者左下肢发凉及困沉不适等症状基本消失,足底皮肤已红润,病情稳定。嘱咐其严格戒烟,持续口服通脉丸继续巩固治疗3个月。

分析

本案患者素体阳虚,又有烟酒嗜好,致寒居血脉,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证属血脉瘀阻。崔老师以温经活血,化瘀通络为法,自拟的经验方,通脉活血汤加味。加用制附片,温阳通经,制附片性辛热,善走,为通行十二经之要药,加强通脉活血汤的温通作用,“温则消而去之”之意。炮山甲咸寒破瘀之品,专于行散,性善走窜。陈皮辛温之品,祛湿气、健脾气,亦寓“气行则血行”之意。药证合拍,故二诊时,静息痛症状减轻,加玄参守方继服。崔老师认为动脉硬化闭塞症,病本为虚,为寒邪阻滞经络,不得已而辛温通阳,久用易致伤津耗气,必须时刻注意。崔老师心细如发,每于数剂后,根据舌脉的轻微变化与患者的轻微变化,譬如略感口干等,酌加玄参制约制附片辛热之性,亦“既病防变”精微之处。

三诊时患者病情已明显好转,症状表现已属寒湿阻络型,分期已属Ⅰ期,轻微症状期。但此时属于治疗后的恢复期,而非自然病程之早期,切勿草草。以血气不旺,寒湿之邪久恋血脉,祛邪不尽,正虚不补,必养虎遗患,导致病情复发,固守法守方去玄参,加*芪、薏苡仁、石斛扶正通脉,冀收全功。四诊时患者疾病已近临床痊愈,根据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程规律,嘱咐其注意生活调养,兼以丸药缓治巩固疗效,是对“全程防治思想”的鲜活体现。

本文由河南中医院张榜整理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官微征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名医堂辨证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