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动脉内壁上形成的动脉硬化斑块向血管腔内增生、突起,造成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导致供给血液不能满足下肢需要,出现下肢慢性缺血的临床表现。据统计: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7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为10%,40-70岁发病率为1%~2%,每年有10万人次接受外科治疗。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主要致病因素。
下肢动脉硬化症有什么表现呢?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进展是一个慢性过程,按照病变程度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四期。
1第一期,轻微主诉期。患者仅感觉到患肢皮温降低,怕冷,或轻度麻木,活动后易疲劳,肢端足癣易发感染而不易控制。
2
第二期,间歇性跛行期。当患者在行走时,由于缺血和缺氧,较常见的部位是小腿的肌肉产生痉挛、疼痛及疲乏无力,必须停止行走,休息片刻后,症状有所缓解,才能继续活动。如再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又重复出现。小腿的间歇性跛行是下肢缺血性病变的最常见的症状。
3
第三期,静息痛期。当病变进一步发展,而侧支循环建立严重不足,使患肢处于相当严重的缺血状态,即使在休息时也感到疼痛、麻木和感觉异常。疼痛一般以肢端为主。
4
第四期,组织坏死期。主要指病变继续发展至闭塞期,侧支循环十分有限,出现营养障碍症状。在发生溃疡或坏疽以前,皮肤温度降低,色泽为暗紫色。早期坏疽和溃疡往往发生在足趾部,随着病变的进展、感染、坏疽可逐渐向上发展至足部、踝部或者小腿,严重者可出现全身中*症状。只能截肢保命。
下肢动脉硬化与以下三种疾病非常容易混淆
??(1)腰椎间盘脱出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经常被误以为是椎间盘突出进行治疗导致症状难以好转。椎间盘突出的疼痛特点是大腿或小腿的外侧或后外侧疼痛,有放射状感觉,有些患者能够明确指出“一条筋”都疼,并且休息时也痛。诊断方面只要进行腰骶椎的CT或者磁共振扫描一般就可以确诊的。
(2)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或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部位通常是膝关节周围,有时还会伴有关节的肿胀积液,通过骨科医生的检查和膝关节拍片或者磁共振扫描就可以明确。
(3)老年性骨质疏松:因老年后骨骼中的钙质大量流失而造成的。可以表现为肢体疼痛,但疼痛肢体的皮肤颜色、温度是正常的,疼痛的范围往往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而不像下肢动脉硬化那样相对固定。?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以下四种治疗方法
(1)控制基础疾病:主要就是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或伴随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冠心病等。对于“三高”的控制是动脉硬化治疗中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千万不能忽视。
(2)药物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药物、扩张血管药物和活血化瘀的药物,主要目的在于控制疾病的继续发展,改善患肢的侧支循环,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有拜阿司匹林、泰嘉、波立维等,常用的扩血管药物主要是贝前列素、西洛他唑等。
(3)介入治疗:也叫血管腔内治疗,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下肢动脉硬化的首选方法。它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不用外科开刀手术,而是在血管内部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方法把狭窄甚至堵塞的血管撑开以恢复血流。
(4)外科手术:包括“搭桥术”、“斑块切除及内膜剥脱术”和“截肢(趾)术”,适用于不适合介入治疗或者病变严重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
我该如何最大限度避免患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1、保持生活规律、合理饮食,戒除烟酒。
2、适当锻炼身体既可避免肥胖,又可以防止血管老化。
3、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原发病。
4、善于自我调整情绪,避免长期压抑紧张。
5、秋冬季节注意下肢保暖。
6、有冠脉狭窄、心绞痛、脑中风病史患者;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吸烟患者应高度重视腿痛,定期进行血管病筛查(行彩超及ABI检查)。
我院疼痛康复科治疗各种疼痛均有丰富的经验,采取中西医结合的、保守微创为主的治疗手段,动静结合的锻炼方法,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具体详见我科技术特色,欢迎咨询、就诊。王主任
有疼痛找主任王建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