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退化,抵抗力普遍下降。如若出现心慌气短、四肢麻木、听力视力下降等不良反应应引起警惕。
一定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高发于中老年人群。
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
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性小动脉硬化、动脉炎等血管性因素;
②高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因素;
③高脂血症、糖尿病等血液流变学异常;
④白血病、贫血、血小板增多等血液成分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身心健康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
心态平衡: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适当运动:心脑血管患者要适当运动,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要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控制好运动量。
除了自身调节,三氧细胞活化疗法是
调整血脂、
抗动脉粥样硬化、
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的一种安全、有效、无任何副作用的疗法。
三氧细胞活化疗法的优点
病症
优点
No.1
高血脂
可以无药物副作用的,达到降脂效果
No.2
高血压
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No.3
脑缺氧
具有抗脑缺氧作用
No.4
脑梗塞
改善腔隙性脑梗死伴脑动脉硬化患者出现的不适症状,对控制脑动脉硬化方面有明显疗效
No.5
动脉硬化
抗炎抗动脉硬化、从而逆转颈动脉斑块
治疗案例
案例一:尹某,男,58岁
症状:患者因“间断性头晕伴全身不自主抖动10年余”入院,有帕金森氏病10年余。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塞病史。
患者10年来患有帕金森氏病,表现为全身不自主抖动,尤以双上肢抖动较重,患者近10年来出现运动迟缓、肌强直、站立不稳等现象,口服多巴丝肼药物,病情控制尚可,偶伴有间断性头晕、心慌症状,呈短时间内发作,持续时间不定,经自行休息症状稍可缓解,不伴有恶心、呕吐、耳鸣、出汗等不适症状,夜间身体僵硬、烦燥,夜不成眠。
诊断:慢性脑供血不足帕金森氏病
诊疗计划: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脉供血。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每日一次治疗。
疗效:行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3次后,身体僵硬、全身不自主抖动症状明显减轻,睡眠明显改善。共治疗9次。
案例二:乔某,男,67岁
症状: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经头颅CT显示:右侧小脑半球软化灶,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伴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经有效治疗后,左侧肢体无力症状明显好转后出院。确诊为脑梗塞病史3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病史,后再次来就诊时,确诊为脑出血,经对症治疗后遗有头晕症状。
诊断:脑梗塞(急性期),脑出血后遗症,陈旧性脑梗塞
治疗方案:
1.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维生素B1片维生素B12片。
2.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消除自由基:静点依达拉奉注射液,奥扎格雷,纤溶酶。
3.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每日一次。
疗效:两次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后,可独立行走,共治疗5次
案例三:谢某,男
症状:患者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言语、双足麻木不利症状,当日未缓解,就诊为脑梗塞。
经治疗后语言不利症状有所缓解,仍有双足麻木症状,治疗后言语欠清,双足麻木症状明显好转。近日患者自感双足跟感觉疼痛,行走时疼痛加剧。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八年,发现2型糖尿病史10余年,在进行颅脑MRA确诊为左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狭窄。
同时确诊为脑梗塞,经对症治疗后遗有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症状。有卒中后精神障碍病史4月余。偶有小便失禁。
诊断:
1、脑梗塞(恢复期)2、高血压3级(很高危)3、陈旧性脑梗塞4、2型糖尿病5、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6、卒中后精神障碍7、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治疗方案:
1、抗血小板聚集,抗动脉硬化,降压,降糖,营养神经,抗焦虑:口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普罗布考,瑞格列奈,甲钴胺片,维生素B1,草酸艾司西酞普兰。
2、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静点前列地尔,舒血宁,注射用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
3、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每日一次。
4、针灸三阴交,阳陵泉,给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胫后肌,腓肠肌内侧)低频脉冲电治疗。
疗效:十次免疫三氧血回输治疗后,小便失禁,流清鼻涕等症状消失,二十次后,疼痛麻木症状基本消失。
治疗场景
治疗中
治疗中
了解禾普疼痛集团更多培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