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一定要介入治疗吗?”
一、流行病学
1.1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患病率
国外社区老年患病率约2%,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70岁以上人群约占9%。
1.2颅外椎动脉狭窄的患病率
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中,超声诊断近段VAS>50%的患者达7.6%。
在既往发生后循环小脑卒中的患者中,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发现26.2%的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50%
在门诊老年心血管患者的超声检查发现:存在至少一侧椎动脉开口狭窄或闭塞的比例为8.2%,双侧均存在狭窄或闭塞比例为1.4%。因此,在老年人群,尤其是患ASCVD的人群中,估计ECVAS的患病率
二、病理生理机制
2.1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学机制
由于锁骨下动脉与颈外动脉可形成侧支循环,还与椎动脉-基底动脉-Willis环连接,故慢性闭塞过程中往往侧支循环代偿较好,发生明显症状的少见
锁骨下动脉狭窄好发于左侧,左右侧患病比例约为3:1。狭窄位于椎动脉起源的近心段时,主要表现为上肢缺血和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狭窄部位在椎动脉起源的远心段时主要表现为上肢缺血。
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位于椎动脉起源近心段的锁骨下动脉出现严重狭窄或者闭塞时,狭窄远段管腔压力显著下降,椎动脉正向血液停止,由于虹吸作用,后循环的血液通过同侧的椎动脉逆流向锁骨下动脉,导致后循环供血的小脑或脑干有不同程度缺血
心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以左侧内乳动脉作为桥血管,患者可能会发生冠状动脉-锁骨下动脉窃血
椎动脉狭窄可直接影响后循环的灌注,并且狭窄部位的易损斑块或血栓也有可脱落进入椎基底动脉,导致TIA或脑卒中。
三、诊断
病因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炎(大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以及其它炎性血管疾病)、
先天性畸形、
纤维肌性发育不良(fibromusculardysplasia,FMD),
神经纤维瘤病、
放射线损伤、血栓形成或栓塞、以及机械性原因(胸廓出口综合征、外伤、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覆盖等)
解剖诊断
两侧上肢收缩压差值在10mmHg以上,提示有上肢动脉病变可能
如果收缩压差值在15mmHg以上,其诊断的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为%。
一般下肢收缩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mmHg,如果升高大于40mmHg,伴上肢压力波升支振幅低,波谷至波峰时间延迟,需要警惕双上肢动脉严重狭窄。
影像诊断
超声可观察血管管腔、管壁和血流速度,结合血流频谱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可作为SS和ECVAS筛查的首选方法
MRA或者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CTA)能提供锁骨下动脉及椎动脉的高分辨率图像,和直接动脉内造影相比,对SS和VAS的检测敏感度和准确特异度高达90%以上,是常用而可靠的方法。
DSA仍是目前诊断血管狭窄的金标准方法,但DSA对于管壁病变如斑块成分、附壁血栓等无法准确显示
四、治疗
药物治疗
1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药物治疗
2大动脉炎性病变的药物治疗
3抗血小板治疗
血运重建治疗
血运重建策略包括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
大动脉炎性锁骨下动脉狭窄的血运重建
炎症活动期不宜实施血运重建,一般使用糖皮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炎症活动控制2个月以上方可考虑血运重建。支架系异物,有激活或加重炎症反应可能,再狭窄率较高,支架置入一般仅用作PTA后夹层严重限制血流、弹性回缩严重或反复再狭窄的替代选择。
其他原因锁骨下动脉狭窄的血运重建
如先天性畸形、FMD、放射线损伤以及机械性原因(胸廓出口综合征、外伤、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覆盖等),如满足上述血运重建指征,应考虑行血运重建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外椎动脉狭窄的血运重建
粥样硬化性程度≥70%,如果给予药物治疗后仍出现缺血事件,或者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建议血运重建。
如狭窄严重影响优势侧椎动脉/孤立椎动脉血供,或者合并严重的前循环动脉狭窄闭塞病变,提供给后循环侧支可能失代偿,对这些无症状患者可考虑进行血运重建治疗。
大动脉炎性颅外椎动脉狭窄的血运重建
介入治疗应作为首选,一般在炎症活动控制2个月以上方可实施
支架系异物,有激活或加重炎症反应可能,再狭窄率较高,支架置入一般仅用作PTA后夹层严重限制血流、弹性回缩严重或反复再狭窄的替代选择。
并存冠心病或颈动脉狭窄的处理原则
选择对患者获益最大的、最危急的狭窄先进行干预,然后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其他并存狭窄的处理。
同期处理要充分评估获益与风险的掌控。如果患者状态不稳定,或者使用过多碘对比剂等,潜在并发症发生率会增多,则建议分期处理
五、围术期管理
术前建议完善弓上动脉的影像学检查和四肢血压的检测
规范的药物治疗是介入治疗的前提和保证
无明显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目标血压维持/90mmHg以下为宜;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血压在以不诱发症状的情况下尽量维持至/90mmHg以下,介入术前最好不超过/90mmHg。
介入术后血压维持不高于术前水平,波动幅度不超过25%,但不应低于90/6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