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动脉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领衔专家ldquo
TUhjnbcbe - 2021/3/29 13:20:00

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常务副主任毛颖教授领衔的“外科术式改变脑血流的基础和临床研究”项目,日前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毛颖教授及其团队开创性地提出脑血流重建新方法,改良常规术式,将死亡率极高的颅内复杂动脉瘤从“难治”变为“可治”,患者预后良好率达到88.2%,神经功能障碍下降至4%,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目前,该方法已经成为“世界标准术式”,由世界神经外科联盟和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进行推广和应用。关于脑动脉瘤这一大脑较为常见的疾病,毛颖教授作如下“解读”——

脑动脉瘤不是“瘤”,

而是一种脑血管性疾病

脑动脉瘤其实是一种脑血管性疾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出现局部囊性扩张,形似长在血管上的“瘤”,故称之为动脉瘤。脑动脉瘤的发病率较高,并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目前在脑血管疾病中仅次于高血压脑出血和脑梗塞,女性多见,好发于40至60岁年龄段,发病原因不明确。许多研究显示,基因突变、高血压、高血脂都是脑动脉瘤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不过,这一类疾病相较于恶性脑肿瘤而言是可以治愈的。

脑动脉瘤是“定时炸弹”,

危害不亚于脑部恶性肿瘤

脑动脉瘤虽然能够被治愈,但是却存在破裂的风险,以此为标准,可将脑动脉瘤分为未破裂和破裂两种类型。脑动脉瘤一旦破裂,死亡率可以达到40%以上,许多患者甚至在破裂后几十分钟内就会出现呼吸衰竭,部分得到及时医疗救治的患者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成为植物人。而对于未破裂脑动脉瘤而言,随时也存在破裂的风险,患者酒后、情绪激动、劳累等都是诱发因素,可以说防不胜防,因此脑动脉瘤被冠以脑内“定时炸弹”这一称号。由于脑动脉瘤破裂会造成非常严重的临床后果,所以它的危害性不亚于脑部恶性肿瘤。

一旦确诊脑动脉瘤,

尽早接受治疗非常重要

目前诊断脑动脉瘤的检查手段有以下几种:头颅CT、头颅核磁共振(MRI)、头颅CT血管成像(CTA)、全脑血管造影(DSA)等。脑动脉瘤在明确诊断之后,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尽早治疗,特别是已经发生破裂的脑动脉瘤,存在再次破裂的风险,往往再出血高峰在初次出血的24小时内,再出血死亡率高达75%至80%。

针对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分为开颅手术和介入栓塞两种。开颅手术的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普通脑动脉瘤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优点在于疗效直观、医疗费用少、远期复发率低。介入栓塞又称为血管内治疗,由于其创伤小、入路简单,对于出血早期和老弱病人,相较开颅手术更有优势,同时对于一些开颅手术有难度的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往往能够获得不错的疗效。

对于位置深、形状不规则、体积大的复杂脑动脉瘤(又称为难治性脑动脉瘤),无法实施介入治疗和动脉瘤夹闭,或者其无法达到治疗效果,以往这一类脑动脉瘤的治疗是全世界脑神经外科领域的难题。近年来,针对这一难题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作为“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研究项目,医院毛颖团队承担了“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动脉瘤诊断与治疗规范化研究”这一课题,其中重点攻关难治性脑动脉瘤,制定了具有国际创新性的治疗策略和手术范式,即采用高流量、中流量、低流量三种不同的搭桥方法实现复杂脑动脉瘤孤立和颅内外血管重建,这一技术的血管通畅率和治疗有效率均居于国际前列,得到了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公认和推广,未来将使复杂动脉瘤再也不会成为神经外科医生的“烫手山芋”。此外,直径小于0.5mm的脑动脉瘤又称为小动脉瘤,相对而言破裂风险较小,这一类脑动脉瘤被偶尔发现后如何处理,以往始终存在争议。针对这一问题,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亚专业医疗组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合作,自主研发了脑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软件,采集患者个体化的疾病数据,对破裂风险作出精准预判,对脑动脉瘤“开”还是“不开”给出清晰的答案,也给许多患者带来了心理慰藉。

积极应对脑动脉瘤,

让“定时炸弹”丧失威胁

脑动脉瘤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危险系数极高的血管性疾病,患者一旦出现视物模糊、眼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额眶部疼痛等神经压迫症状或者剧烈头痛时,医院就诊,如果诊断明确是脑动脉瘤,必须尽快接受治疗。由医院牵头,医院目前均有脑血管意外“绿色通道”,能帮助广大患者在与时间的赛跑中赢得治疗的机会。而在平时的体检中,也建议有条件者可以接受头颅MRI和MRA检查,这样有可能在体检过程中早期发现脑动脉瘤,将这颗“定时炸弹”及时拆除,或者由临床医生给予合适的医疗建议。

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动脉瘤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一定能够做得更好,使得这一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得以显著下降,让人们对这一疾病不再谈“瘤”色变。(来源:新闻中心、医院,文字编辑:*文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领衔专家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