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动脉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收藏学习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
TUhjnbcbe - 2021/4/7 22:07:00
白癜风的原因 https://m-mip.39.net/nk/mipso_5989991.html

青年卒中的年龄尚无统一标准,目前比较公认的为18~50岁,但也有部分研究的年龄下限在15~18岁之间,上限在45~65岁之间[1]。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有近万青年人新发卒中事件,青年卒中的发病率上升显著,尤其是缺血性卒中,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1,2]。相较于老年人群,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更加复杂多样,诊断更为困难。本文按照TOAST(TrialofOrginAcuteStrokeTreatment)[3]病因学分型标准,对近年来青年缺血性卒中常见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进展情况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atherosclerosis,LAA)

LAA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近期中国一项15~49岁缺血性卒中人群的大样本研究显示LAA占总体缺血性卒中的43.7%[4]。一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传统LAA危险因素在年轻人中很普遍,在过去10年里,高血压(4%~11%)、高胆固醇血症(12%~21%)、糖尿病(4%~7%)、吸烟(5%~16%)和肥胖(4%~9%)的青年人群患病率明显增高,这也大大增高了LAA的早期发生率[1,5]。此外,有关青年LAA的新型危险因素也在不断被发现,为其发病机制研究及疾病防控提供了新方向。例如,重度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容易导致青年人罹患动脉粥样硬化和早期心血管病[6];睡眠时间不足6h与达到7~8h相比,40~54岁人群的LAA形成风险增高27%[7]。

除相关危险因素外,早发性LAA也存在遗传特征。30%~80%的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amilialhypercholesterolemia,FH)患者存在致病性基因突变,约20%的FH患者被认为存在多基因突变。研究显示,单基因突变的FH会显著增高早发性小血管病风险,而多基因突变的FH则不然;而且,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多基因风险评分升高会进一步增高单基因突变FH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8]。因此,FH基因检测可提供独立于LDL-C水平的重要预后信息。纯合子型FH患者LAA发病年龄更早且预后极差,其LDL-C水平较正常人高6~8倍,他汀类药物疗效较差,一般只能依靠血液透析。Yu等[9]的研究显示,抑制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coupledreceptor,GPR)活性可降低LDL-C水平从而降低LAA风险,且对纯合子型FH患者有效,有望作为LAA的新型治疗靶点。此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convertasesubtilisinkexintype9,PCSK9)抑制药可通过抑制PCSK9介导的LDL受体降解,大幅提高肝细胞对LDL-C颗粒的清除能力,显著降低LDL-C水平,从而达到抗LAA的目的[10]。在已接受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的LAA患者中,加入PCSK9抑制药能显著改善临床转归[11]。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不仅为早发性LAA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更多设想,也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靶点。

传统影像学研究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收藏学习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