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过敏性紫癜属于常见急性病,是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广泛的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和肾炎等症状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预后良好。
过敏性紫癜分类
皮肤型:主要发病部位为皮肤表面,少数患者累及面部。
肾型:病变累及肾脏,可表现为肾炎、蛋白尿、管型尿等症状。
关节型:病变累及关节,可表现为关节肿痛等症状。
腹型:发病部位为皮肤及腹部,表现为皮肤紫癜、腹泻、腹痛等症状。
复合型:上述类型满足其中两个即为复合型。
病因
小儿过敏性紫癜,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各种致敏因素,如感染、药物、花粉等因素有关,不具有传染性,诱发因素为花粉、螨虫等。
主要病因
感染:如细菌,病*、特别是柯萨奇B型病*,寄生虫等易造成人体感染而并发紫癜。
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等易使人过敏而产生皮肤紫癜。
药物,如抗生素,磺胺类,解热镇痛剂,镇静止惊药等不良反应可出现皮肤紫癜。
流行病学
小儿过敏性紫癜多发于学龄期儿童,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发病较多。国外报道儿童发病率为(0.5~20.4)/10万,目前国内尚缺乏准确的数据。
好发人群
儿童:常见于2~8岁学龄前儿童,男孩多于女孩。
过敏体质:过敏体质者易产生过敏反应,引发全身皮肤异常,可并发本病。
春天植树节
皮肤紫癜
病程中反复出现皮肤紫癜为本病特征,多见于四肢及臀部,对称分布,伸侧较多,分批出现,面部及躯干较少;初起呈紫红色斑丘疹,高出皮面,继而呈棕褐色而消退,可伴有荨麻疹和血管神经性水肿,重症患儿紫癜可融合成大疱伴出血性坏死。
胃肠道症状半数以上患儿出现反复的阵发性腹痛,位于脐周或下腹部,疼痛剧烈,可伴呕吐,但呕血少见;部分患儿有黑便或血便、腹泻或便秘,偶见并发肠套叠、肠梗阻或肠穿孔。
关节症状出现膝、踝、肘、腕等大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呈单发或多发,关节腔有积液,可在数月内消失,不留后遗症。
肾脏症状本病引起的肾脏病变是小儿期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患。肾脏症状轻重不一,多数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和管型,伴血压增高及水肿,称为紫癜性肾炎,少数呈肾病综合征表现;肾脏症状绝大多数在起病1个月内出现,亦可在病程更晚期发生,少数以肾炎为首发症状;虽然有些患儿的血尿,蛋白尿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但大多数都能完全恢复,少数发展为慢性肾炎,死于慢性肾功能衰竭。
其他症状:
本病部分患者可发生颅内出血,导致惊厥、瘫痪、昏迷、失语,还可有鼻出血、牙龈出血、咯血、睾丸出血等出血表现,偶尔累及循环系统发生心肌炎、心包炎,或累及呼吸系统发生喉头水肿、哮喘和肺出血。
并发症
肾炎这是本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于紫癜出现后1~8周内发生,轻重不一。有的仅有短暂血尿、有的很快进展为肾衰竭,主要表现为肉眼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偶可见肾病综合征。哮喘声带部水肿引起的哮喘是本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但较为罕见。治疗
小儿过敏性紫癜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积极寻找和去除致病因素,治疗周期不定。
治疗周期: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周期不定,在1~2周至1~2月,少数患者的治疗周期长达数月或1年以上。
一般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避免蛋白、少渣半流,有消化道出血者如腹痛轻、大便潜血阳性可用流食,腹痛重,有肉眼血便者,应禁食。发病前如有细菌感染,应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注意寻找和避免过敏原。学龄儿童如有胃肠道或肾炎症状者,待症状消失后3个月复查。
预后
小儿过敏性紫癜的预后一般良好,预后取决于肾脏的累积程度,除少数重症患儿外,大多患者痊愈,患者应遵医嘱进行复诊。
预防及护理
在病情未痊愈之前,不要接种各种预防疫苗,必须是痊愈3~6月后,才能进行预防接种,否则可能导致此病的复发。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冒,房间内定时通风换气,以保持居室内空气清新。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对各种感染的免疫力,避免过敏性紫癜的发生诱因。
编辑:季米
审核:王新东曹丽
总审核:祝亮
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