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志清脑血管病工作室
今天的手术是一个大脑前动脉起始部的解离性动脉瘤,术前对困难是有思想准备的,载瘤动脉成角,瘤体和颈内动脉成"Z"形夹角,到位会比较困难,但我们从技术上应该能够做到,和家属沟通后选择合适的微导丝微导管,Rebar18导管小心调整,跨过动脉瘤颈,SL-10微导管塑形后也顺利进入动脉瘤内。释放支架后填入弹簧圈,位置满意。
第一个造影还是满开心的,继续弹簧圈以后大脑前动脉血流开始缓慢,是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了吗?似乎又不象。再稍等一下,血流进一步减慢。
仔细观察,似乎是支架在血管弯曲处打折,没有完全张开,造成了血流阻断。缓慢回收支架后回撤,再次释放后初期血流是满意的,不过再过五分钟,血流再次缓慢,仔细观察可以看到卷曲的支架影。支架褶曲是渐进性的,很快血流再次完全阻断。
没办法,再次小心将支架回撤至瘤颈稍远端,期望远端张力能够把卷曲的血管拉直,并维持血管通畅。同样,初期血流满意但很快支架打折血流阻断,就象一个拔河比赛,早期支架把血管的曲度拉直,不过很快支架就重新占据上风,真是一个顽固的血管硬化。
没办法,把支架撤出,寄希望于支架能起到球囊的作用,已经将弹簧圈完全固定在动脉瘤内。为了预防弹簧圈突出后阻断大脑前动脉,预先留置3米微导丝在大脑前动脉,很快我们就看到这个决定是多么英明!早期的造影给了我们好大的空欢喜,渐渐的看到弹簧圈突入大脑前动脉造成血流缓慢。
没办法,只能顶着压力想其他方法,考虑血管的情况,决定使用节段性释放的NeuroformEZ支架,可是输送导管是XT27,无法通过大脑前动脉A1起始部的狭窄,只能先用Gateway球囊扩张,血管是如此的迂曲硬化,以至于扩张球囊将微导丝坐回了A1,需要重新用微导管交换才把微导丝重新到位。
然后反复调整,总算把XT27导管送到了A2,接下来就比较简单,NeuroformEZ到位,顺利释放。造影的结果是让人开心的,等待后血管通畅,流速满意。
患者术前术后的三维重建,显示动脉瘤完全栓塞。有趣的是一个术前不显影的豆纹动脉在术后出现,这也证明动脉瘤可能合并载瘤动脉的解离。虽然手术时间长达四个小时,术后患者神清语明,四肢活动自如,让人心情舒畅。
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我这个中年油腻男,坐下来喝一杯枸杞茶。今天的手术,幸亏是对支架开放不全有一个心理上的预警,否则回了病房发生血流阻断将是一个灾难。这么多年,遇到过各种稀奇古怪的病例,到现在还没有疯掉,完全靠的是坚强。
作者简介
李志清,医学博士,博士后,中国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国家卫计委缺血性卒中委员会委员,全国介入工程学会神经介入分会委员。
专注于脑血管病介入和显微外科治疗近二十年,在国内较早地获得血管介入治疗的资格证书。致力于降低脑血管病治疗的并发症和改善远期疗效,对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等外科治疗具有较深的造诣。共完成脑血管造影余例,各类脑血管病介入手术共余例,动脉瘤、动静脉畸形、脑肿瘤、脑出血及脑外伤等外科手术余例。
大家都在看
┣缪中荣教授:机械取栓术中合并原位狭窄的补救治疗策略
┣王拥*教授:中国脑血管病疾病疾病负担和对策
┣高峰教授: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中的边支保护技术
┣蔡艺灵教授: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时间窗患者的选择和策略
┣焦力群教授:颅内动脉支架的亚洲发展
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培训班
颈动脉支架植入技术培训班
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培训班
脑静脉及静脉窦病变诊断和治疗培训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