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动脉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颈动脉迂曲与前循环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TUhjnbcbe - 2021/5/6 17:56:00
颅内动脉瘤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发疾病之一,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指南中提出,颅内动脉瘤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三类:动脉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动脉瘤增大和形态改变的危险因素及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等。近年来,人们进行了大量临床及基础研究来探索颅内动脉瘤形成的真正原因,发现动脉瘤的形成、发展及破裂与年龄、性别、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可能相关,但其具体发病原因仍尚未明确;血管迂曲是常见的血管形态异常,可以发生于全身血管,尤其是在冠状动脉及视网膜动脉中比较常见。颈动脉的迂曲形态异常不仅增加手术难度,还可导致多种并发症,然而关于颈动脉迂曲与前循环动脉瘤形成相关的研究较少。颈动脉迂曲被认为是退行性改变,但其发生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是否参与前循环动脉瘤形成尚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从血管形态学角度阐述颈动脉迂曲与前循环动脉瘤形成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血管迂曲原因及其可能诱发前循环动脉瘤的作用机制。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回顾性纳入年1-6月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同时纳入同期住院治疗的行头颈部CTA已排除颅内动脉瘤导致的头晕或头痛症状且无既往颅内动脉瘤病史患者为对照组,按年龄和性别进行分层随机抽样,纳入前循环动脉瘤组和对照组患者各例,每组年龄<60岁和年龄≥60岁的患者各50例,且男性∶女性=1∶1。

纳入标准:病例组:①住院完成头颈部CTA检查并证实存在一个前循环动脉瘤患者;②年龄≥40岁。对照组:①住院完成头颈部CTA检查并排除颅内动脉瘤患者;②年龄≥40岁。排除标准:①颅内多发动脉瘤;②目前有争议的颅内动脉瘤,如血泡样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③后循环动脉瘤、前交通动脉瘤;④动静脉畸形、烟雾病、颈内动脉中度及以上狭窄及系统性结缔组织疾病等;⑤有颈部手术史、颈部包块史;⑥既往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或内膜剥脱术等;⑦头部CTA或临床资料缺乏患者。

1.2研究方法影像学检查:住院患者均采用双源层螺旋CT机进行头颈部CTA扫描检查。检查患者取仰卧躺在CT台上,在右侧肘正中静脉留置静脉留置针,连接双通道高压注射器,以4mL/s的速度注射造影剂[碘普罗胺(mgI/mL)]20mL。扫描后,得到原始断层扫描图像。图像分析和参数测量:应用Mimics软件导出头颈部CTA原始断层扫描图像,利用“Thresholding”和“RegionalGrowing”等工具进行双侧颈动脉三维重建。应用软件Medcad模块的“FitCenterline”功能据血管外壁轮廓生成血管中心线。应用Mimics软件“CenterlineTortuosity”工具测量计算颈总动脉(
1
查看完整版本: 颈动脉迂曲与前循环动脉瘤形成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