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
病因
下肢ASO的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5%~20%。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吸烟;
2.糖尿病;
3.高血压;
4.高脂血症;
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6.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临床表现
1.间歇性跛行:下肢ASO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一种由运动诱发的症状,指下肢运动后产生的疲乏、疼痛或痉挛.常发生在小腿后方,导致行走受限,短时间休息后(常少于10min)疼痛和不适感可以缓解,再次运动后又出现。跛行距离可以提示缺血的程度。
2.缺血性静息痛:患肢在静息状态下出现的持续性疼痛,是下肢ASO引起肢体严重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预示肢体存在近期缺血坏死风险。已有组织坏疽者往往伴有严重的静息痛。
3.严重肢体缺血(CL)):指患ASO的肢体处于严重缺血阶段。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静息痛(持续2周以上)、溃疡、坏疽.踝收缩压50mmHg(1mmHg=0.kPa)或趾收缩压30mmHg等。
4.糖尿病足:发生在糖尿病患者,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同时伴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严重时足趾缺血坏死甚至截肢。
治疗方案针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治疗:降脂药物治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糖尿病治疗、戒烟、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药物治疗:(1)西洛他唑(Cilostazol):西洛他唑具有抗血小板活性和舒张血管特性,不仅能够直接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还可通过减少循环中活化或预调节的血小板数目而有效预防血栓性疾病。(2)前列腺素类药物:分为静脉和口服剂型,前者如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等,后者如贝前列素钠及伊洛前列素等。改善由下肢缺血引发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以及溃疡等症状。(3)沙格雷酯:5-羟色胺(5-HT2)受体选择性拮抗药。通过选择性地拮抗5-HT2与HT2受体的结合,抑制血小板凝集及血管收缩。
血运重建: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个体化选择合理的血运重建方式。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下肢ASO无需预防性血运重建。
介入治疗
腔内治疗是首选的血运重建方式:当间歇性跛行影响生活质量,运动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临床特点提示采用腔内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并且具有良好的风险获益比时,建议采用腔内治疗,例如经皮球囊扩张成形术(PTA支架植人、斑块切除术、激光成形术、切制球囊、药物球囊、冷冻球囊以及用药物溶栓治疗或血栓切除等。
血运重建后的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推荐所有行血管重建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通畅率。腹股沟韧带以下动脉裸支架植人术后推荐进行至少1个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腹股沟韧带以下动脉旁路术后推荐采用阿司匹林单药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采用人工移植物行膝下动脉旁路的患者,推荐采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宁波医院东部院区介入血管科团队,在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经验丰富,技术成熟。自成立来以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数百例,使大量病患,避免了截肢手术,减轻了肢体疼痛,极大地提高了生活质量。
此例患者因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就诊。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肢体坏死导致截肢,造成终身残疾。我院介入血管科团队在吴泽涛主任的带领下,急诊予以置管溶栓治疗,使血栓溶解,血流恢复,成功挽救了患者的肢体。
此例患者长期抽烟,并且年事已高,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下肢股浅动脉中远段几乎完全闭塞,如不干涉,发展下去就会导致小腿及足缺血坏死。经过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术中成功开通闭塞段血管,同时行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术后患者下肢血流明显增加,皮温转暖,疼痛好转,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医院